索引號 | 116108000160825732-G-2023-000404 | 發布日期 | 2023-03-28 10:57 | 發布機構 | 市政府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 |
標 題 | 榆林市舉行2023年第一次“誠信榆林”建設新聞發布會 |
3月27日下午,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市政府新聞辦、市信用辦聯合舉行榆林市2023年第一次“誠信榆林”建設新聞發布會,邀請榆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執行一庭庭長惠海勝,榆林市能源局副局長高榮,榆林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張巍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省駐榆有關新聞媒體及榆林傳媒中心記者參加了發布會。
發 布 辭
榆林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執行一庭庭長 惠海勝
各位新聞媒體的記者朋友們:
大家好!首先,衷心感謝媒體朋友們及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榆林法院執行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將全市法院執行工作情況作一簡要介紹。
今年以來,全市法院執行工作堅決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全力履行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業使命。
截至3月20日,全市法院共計受理各類執行案件9198件,同比下降27.54%,執結3880件,結案率42.22%,執結標的14.14億元,執行標的到位率28.55%。依法運用執行強制措施,凍結銀行賬戶3.2萬余個,查詢公積金、保險、婚姻登記等信息2.3萬余條,查封不動產138處,查封車輛169輛,限制高消費5909人次,納入失信名單495人次,司法拘留、拘傳914人次,以涉嫌拒執犯罪移送1案1人次。3月1日市中院在全市部署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駝城春雨·2023”專項執行行動,重點關注涉民生、涉小標的、涉農民工工資等特殊主體案件的執行。截止目前,全市共執結特殊主體案件1488件,執行到位1.73億余元。
全市法院執行工作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值得肯定,讓人欣慰,但與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需要、與人民群眾對司法公平正義的期待、與執行體制機制改革工作要求,還有不少差距、不少問題、不少短板。例如:執行質效指標中個別指標提升不明顯,執行規范化水平有待提高,執行系統點對點建設薄弱,執法為民理念不夠深入,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能力水平還需提高。當前,疫情防控全面放開后,大量涉疫涉企涉民生糾紛集中訴至法院,辦案壓力有增無減,在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中小企業發展等方面,迫切需要我們充分發揮執行職能作用,積極應對形勢變化,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今天,我們通過榆林中院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發布榆林市中級人民法院《第33批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涉及67個案件、92名自然人,涉案總標的共計3215.0279萬元。請社會公眾在與被曝光的失信被執行人交往中持謹慎態度,規避交易風險,并對被曝光的失信被執行人財產線索進行舉報。
這批失信被執行人的失信信息將同步通過“信用榆林”等各類平臺公開共享,屆時全市不動產登記、市場監管、金融機構等征信協助單位將在企業登記注冊、購買房產、銀行貸款等征信環節對其進行限制,實現“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同時將限制本次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92名被執行人出入境,作廢有效證件,限制其乘坐飛機、高鐵等高消費行為。對于積極主動履行完畢的失信被執行人,人民法院將依法依規進行屏蔽和信用修復。
在這里,我們還要正告那些抗拒執行、規避執行、詆毀執行的老賴和犯罪分子,立即停止違法犯罪行為,否則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人民法院必將堅決排除一切非法干擾,確保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行穩致遠。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亦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在2035年實現“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的起步之年。全市法院執行工作要緊緊圍繞“1365”執行工作機制,深化推進執行改革,將“1365”執行模式在各基層法院“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抓出成績,抓出實效重點抓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持續開展好“駝城春雨·2023”專項執行行動。要始終將司法為民理念貫穿執行全過程,組織開展好省高院部署的“三秦銳士·2023”專項執行行動,持續推進涉民生、涉小標的、涉農民工工資等特殊主體案件的執行,精準密織運用各類強制措施,強化執行聯動機制,加大打擊規避執行行為,通過精準有效執結一批案件,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二是嚴格貫徹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持續推廣運用“四預”執行懲戒預警機制,通過發出預失信、預限消、預罰款、預拘留等執行新手段,剛柔并濟、懲教結合,督促被執行人及時履行義務。執行過程中依法審慎、靈活采取強制執行措施,特別是針對涉企執行,用好“活封活扣”措施,審慎對涉企被執行納入失信黑名單,為中小微企業減負紓困,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在發展中解決執行難,努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三是持續提高執行公開力度。進一步優化執行信息公開平臺,落實省院下發的《關于建立執行信息反饋機制的工作意見》,構建執行信息反饋機制。主動接受監督,邀請代表委員見證執行,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改進提升法院執行工作。切實加大新聞宣傳統籌謀劃力度,講好法院故事,為執行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和法治環境。四是持續強化執行聯動機制。有效發揮陜甘寧蒙晉黃河“幾”字灣城市群中級法院執行聯動協作機制,實現十地中級法院轄區執行辦案“同城效應”,為促進陜甘寧蒙晉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司法保障。積極探索基層綜源網格員協助法院送達執行文書、查找被執行人等工作機制,破解執行查人找物難問題。
下一步,全市法院執行工作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堅定的信心,向著“切實解決執行難”目標奮勇前進,奮力推進法院執行工作現代化,為榆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執行力量!
謝謝大家!
發 布 辭
榆林市能源局副局長 高榮
各位新聞媒體的記者朋友們:
大家好!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包括社會信用等在內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優化營商環境,要弘揚誠信文化,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制。幾年來,榆林市能源局為進一步完善信用監管機制,更好地治理能源企業違法、違約等失信現象,提升行業整體信用水平,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一、統籌年度執法檢查計劃與隨機執法安排
一是按照《煤礦安全監管執法計劃編制辦法(試行)》(煤安監監察〔2018〕24號)要求,結合榆林煤礦安全監管工作實際,依法編制《榆林市能源局2022年煤礦安全監管執法計劃》分級分類,突出重點,強化對災害嚴重煤礦、資源整合煤礦、整體托管煤礦的監管,嚴格對3年內發生過生產安全事故、2021年被查處過重大隱患、被責令停產停工整改煤礦以及信用等級D級煤礦的現場檢查。對納入年度執法計劃中的全部企業,按照“計劃+隨機”的模式按月開展執法檢查。二是推行“互聯網+監管”,局機關執法檢查全部納入《煤礦安全監管執法系統》,實現執法信息網上錄入、執法程序網上流轉、執法活動網上監督、執法決定實時推送、執法信息統一公示、執法信息網上查詢,基本構建起了執法文書數據化、執法過程痕跡化、執法責任明晰化、執法監督嚴密化、執法分析可量化的行政執法信息化體系。2022年,我局累計完成執法檢查233礦次,其中參與市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帶隊夜查16礦次,查處隱患3733條,全部整改。
二、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一是印發了《榆林市能源局 2022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要點》《榆林市能源局2022行業信用建設年實施方案》,明確本年度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總體思路、工作目標、保障措施。二是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在信用中國(陜西榆林)平臺公示行政處罰信息125條,報送率100%。梳理完成5類行政管理信息目錄,根據數據歸集標準歸集整理,上報公示行政監督檢查信息176條,行政強制信息5條。三是組織企業參加信用修復培訓,通過召開專題會議的方式,對26家煤礦進行了警示約談和信用修復培訓。組織185家企業及其上級公司按照標準化承諾書模版簽訂了《信用承諾書》,在信用中國(陜西榆林)平臺公開。四是印發《榆林市能源局關于開展2021年度煤礦信用等級評價工作的通知》,對166處煤礦企業進行了信用評價,評價結果在“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日常監管、專項監管、評優評先等行政事項中予以應用。五是推進“逢辦必查”信用核查,加強信用記錄在政府采購、市場準入、公職人員選拔任用、評優評先等行政管理事項中的使用。本年度,我局在煤油氣安全監管綜合應用平臺設計方案編制服務采購項目采購招標中,對方案編制企業進行了信用核查。在煤礦信用評價工作中,對實施評價的4家服務機構進行了信用核查;在事業單位招聘中,對30名擬聘人員的社會信用記錄進行了信用核查。六是組織局機關黨員干部開展了以“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為主題的“誠信大講堂”活動,普及信用知識、解讀政策文化。分別于7月和8月在全市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礦長、總工等關鍵群體中開展了《陜西省社會信用條例》《榆林市“十四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誠實守信、履行安全承諾與家庭和諧、企業發展、社會穩定的關系和安全心理學》的普法宣傳工作。
下一步,我局將進一步貫徹落實中省市關于信用體系建設的安排部署,鞏固并拓展分級分類監管,總結經驗,修訂和完善信用等級評價標準;繼續督促各縣市區煤礦安全監管部門和煤礦企業上級公司健全信用承諾、信用評價、信用分級分類監管、信用激勵懲戒、信用修復等配套制度;弘揚誠信文化,把執法檢查與服務企業相結合,通過邊執法邊宣傳的方式,引導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自我監督、自我約束,形成“安全生產、誠信經營”的良好風尚。
謝謝大家!
發 布 辭
榆林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 張巍
各位新聞媒體的記者朋友們:
大家好!
為堅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勢頭,全力維護社會治安穩定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我市公安機關整合資源力量,打好反詐“組合拳”,織密反詐“防護網”。2022年,全市共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470起,同比下降13.98%;抓獲犯罪嫌疑人3374人,同比上升92.69%;返還群眾被騙資金2176萬元,同比上升102.2%,實現了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兩降三升”目標,預警57.8萬余名群眾避免受騙,全力減少群眾損失4124萬元,止付涉案銀行賬戶3.37萬個、止付金額12.31億元,凍結涉案賬戶5624個、凍結資金1.94億元。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出重拳下猛藥,持續加大電信網絡詐騙打擊力度。全面完善工作機制。2022年,全市公安機關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的部署要求,積極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主責、行業監管、有關方面齊抓共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反詐工作格局,全市公安機關積極克服疫情期間“出不去、打不了、帶不回”的客觀困難,按照“立足境內打境外”的工作思路,以公安部部署的“云劍-2022”“拔釘”“百日行動”“斷卡”“斷流”等專項行動為契機,全年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40起,同比上升8.7%。全力偵破大要案件。對現發案件實行每案必研判、每案必偵辦,對重大案件實行專案偵辦、掛牌督辦、局長令督辦。嚴格執行定人、定案、定位“三定”標準,追資金流向,抓詐騙人員,在2022年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中,成功抓獲長期滯留境外的全國“拔釘”行動緝捕目標逃犯熊某某。深入推進“斷卡”行動。重拳打擊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明確三大通信運營商開卡條件,加大對非法出租、出借、出售、購買電話卡的單位、個人和非法開卡的電信業務經營者的懲處懲戒力度,24小時開展涉詐號碼封停工作。2022年打掉“兩卡”違法犯罪團伙5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519人,收繳涉詐銀行卡768張,手機卡327張,抓獲運營商、銀行等行業“內鬼”12名,懲戒338人。強力推動“斷流”行動。依法嚴厲打擊組織招募人員赴緬北地區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堅決斬斷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伙人員流。打掉犯罪團伙6個,抓獲“蛇頭”7名,非法運送人員3名,偷越國邊境人員10名,黑灰產人員16人。加大涉詐人員管控力度。對我市回國的涉電詐重點人員,逐人見面調查摸底建檔。對未回國的涉詐人員,發出勸返通告,規勸其盡快投案自首。目前我市滯留緬北涉詐人員已勸返155人,勸投勸返率達到87%,居全省第一。
二是強隊伍建機制,全面提升電信網絡詐騙打擊能力。推進反詐中心建設。持續加強市縣兩級反詐中心建設,配足、配齊軟硬件設備,充實反詐人員力量。按照國家一級標準,將市反詐中心升級改造為集預警攔截、資金查控、綜合協調為一體的實戰化運行中心,成為全省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陜北分中心。按照省級建設標準,加快各縣市區反詐中心實體化、實戰化運行,充分發揮其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的尖刀堡壘作用,目前建成省級一級反詐中心11個、二級反詐中心4個。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建立緊急保護性工作機制,優化涉詐資金止付、查詢、凍結機制,聯合金融、電信等部門對涉詐異常開戶交易信息快速排查。打通與人民銀行、通信運營商關于電信網絡詐騙防范處置工作的綠色通道。建立健全行業主管部門、企業、用戶三級責任制,強化行業內監督管理及責任倒查,依法查處行業主管部門、企業內部相關人員違法犯罪行為。健全預警勸阻機制。落實7×24小時工作制,依托96110預警專線,第一時間開展預警勸阻工作,實現了預警指令“三個百分之百”,即100%發送預警短信、100%電話勸阻,對高危潛在受害人,100%見面勸阻。發揮科技研發成果作用,向距離被騙群眾最近的民輔警及時推送預警信息,進行見面勸阻。發揮社區工作者、志愿者等基層力量作用,采取上門見面、打電話、發短信等勸阻措施,最大限度封堵漏洞、止付挽損。
三是抓源頭重宣傳,著力提升人民群眾安全防范意識。推廣反詐程序。全力推廣國家反詐中心APP和“榆林衛士”反詐小程序,全市170.4萬余人安裝反詐衛士,172.3萬余人下載安裝注冊“國家反詐APP”,安裝注冊率達到31%。強化精準宣傳。結合數據分析結果,采取點對點、面對面宣傳等方式加強對易受騙群體的精準宣傳。以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等專項行動為依托,深入推進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知識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學校、進企業,形成全社會反詐的濃厚氛圍。組織社區民警、網格員、志愿者對財務人員、在校學生、家庭婦女等易受騙群體量身定制了有針對性的反詐宣傳資料。創新宣傳形式。發揮公安新媒體作用,在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290篇,被中央政法委、人民網等官媒多次采用轉發,閱讀量達41萬;制作發布反詐視頻143個,播放量達4000萬次;開展反詐直播125次,平均觀看人數達10萬。
各位媒體朋友們,2023年,全市公安機關將繼續保持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高壓嚴打態勢, 深入推進“斷卡”“斷流”等專項行動,強化破案攻堅、防范管控、技術反制,建強反詐專業隊伍,落實黨委政府齊抓共管,壓實重點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積極構建全警反詐、全民反詐新格局,為全市深入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提升年“三個年”活動貢獻公安力量。
謝謝大家!
網站地圖 意見建議 關于我們 公開審查 榆政通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榆林市人民政府主辦 市政府辦公室承辦 市政務信息化服務中心建設管理
網站標識碼:6108000003 陜ICP備06001574號 陜公網安備 61080202000190號
辦公地址:陜西省榆陽區青山東路1號 技術支持:0912-3893665